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形势政策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特写:这一刻,掌声里的“史、理、情”
    发布者: 来源:  日期:2021-02-25 22:02:16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题:这一刻,掌声里的“史、理、情”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庄严宣告。这一刻,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随之响起。

    这一庄严宣告的背后,是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今天,中国为此隆重举行高规格表彰大会。万人大礼堂里的掌声,成为这一特殊历史时刻别具意义的背景。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掌声里,有对这段不寻常历史的慨叹。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习近平在讲话中,以“大历史观”勾勒出中国脱贫的历史图景。

    回顾中国历史,从屈原、杜甫到孙中山,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直至今日中国成功脱贫,习近平说:“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摆脱贫困也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对于世界,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近平如此表示。

    掌声里,有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共鸣。

    “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在总结经验时,将这一理论归纳为七个“坚持”。现场,来自全国的“扶贫人”用掌声表达共鸣。

    比如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指出,我们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比如坚持精准扶贫方略。习近平说,我们始终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掌声里,还有对中国“扶贫人”的共情。

    毛相林、白晶莹、刘虎、李玉、张桂梅、赵亚夫、夏森,他们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现场,习近平为他们一一颁授奖章、证书、奖牌。

    当感动中国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和近百岁高龄的夏森坐着轮椅来到主席台中央时,现场掌声尤为热烈。她们是中国脱贫攻坚精神的某种极致表达。这种在脱贫攻坚中凝聚而成的精神,习近平用24字总结:“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当天大会还有一幕触动了许多人。当习近平提到“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时,镜头捕捉到,在台下就坐的黄文秀父亲的眼眶发红,几乎流下泪水。

    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习近平动情地说。

    然而中国脱贫成功并非终点,而是新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在表彰大会上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十集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下一篇: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