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笔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从容”。比如报告指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从容,是需要底气的;底气,是厚积薄发的。党的十九大之前近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谈不上从容,却让国家和人民积累起了较为雄厚的家底,这就是底气。以此为支撑,我们唱响了“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从容,意味着可以自如地选择得失。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袭来时,党中央英明地选择了果断“封城”。以封城为标志的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意味着我们暂时牺牲了经济增长,保护了十四亿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当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尚在“禁足”与“复工”之间徘徊挣扎时,中国已经进入了统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令人羡慕与敬佩的从容,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将成为标志性大事。
从容,是一种攻守自如的宽馀。今年两会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首先宣示了最高决策层的战略定力;而人民对这一决策的反应波澜不惊,证明我们的人民已经摆脱了曾经的浮躁,进入了怡然心定的状态。不设增速指标,绝非没有发展目标。实际上,攻守目标再清晰不过。以“六保”为着力点,做好今年的“六稳”工作,这是从容的防守战略;啃硬骨头,打歼灭战,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这是一种有力的进攻战略。因为有了“六保”“六稳”支撑,进攻的胜利是可以期待的,从目前的趋势看,甚至是水到渠成的。
从容,内涵为修养,外示为气度。当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演进,当我们经历着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在这个给人无限遐想的新时代里,这种从容,已经内化为国民修养,外示为国家气度。这种国家气度,是智慧,是定力,是魄力;这种国家气度,对内正在表现为实现中国梦的能力,对外将表现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家软实力。
心定步稳,气度从容,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