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绥化学院报
    我们离得并不远——写给《绥化学院报》200期
    发布者:黄龙斌 来源:  日期:2015-07-21 00:00:00

    5月下旬的某个炎热的下午,我正弄着手里的稿子,突然接到师姐吕霞的消息,说绥化学院报创刊200期了,你作为现今院报记者的前辈,写点文字吧。我没加思索便答应了下来。是啊,一晃毕业近10年了,虽与学校联系不多,但在心底始终留着一片位置给学校,给老师,给同学,给师哥师姐师弟师妹,给绥化学院的一草一木。本想着,很快就可以写完这篇稿子,却一时间内思绪繁多,竟无从下笔。接着,袭来的琐事,不想竟让我将此事搁置下来。

    6月1日,师姐再次来电,我才恍然初醒,说好的稿子呢?还未动笔。然而,师姐带来得不仅仅是催稿通知,还有校报原第二任副主编、图书馆馆长王敬峰老师去世的噩耗。不觉间,我的眼眶湿润了,朦胧的视线里,我又看到了熟悉的校园,那些熟悉的背影……

    2002年9月,懵懂的我带着求知欲和探索欲,带着简单的行李,随父亲来到陌生的寒地黑土的绥化。在我的脑海里,在我报高考志愿前,绥化是从来没有任何印记的。以至于,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几天时间,才在庞大的中国地图的东北角中找到这座城市。绥化,在不知道百度的年代里,只有猜想和期盼……

    2002年的绥化,我用了2天1夜的时间,从山东坐着破旧的绿皮火车来到这里。3000多里的路程,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火车之旅,也是第一次远行。在这次旅行中,我在火车上度过了一个别有味道中秋节。下车后,9月夜晚让我不禁的打起了冷战。或许是机缘巧合,更是注定跟校报的缘分,在我报到的那个夜晚,帮我协调宿舍的师姐,老家竟然是山东的。后来,我知道这位师姐叫李茂玲,在校报当记者。带着这份“山东人闯关东”的友好和信念,让我入校生活不再觉得孤单。那时候,绥化学院还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校园不大,最现代的建筑属于刚建成不久的文综楼,我的第一间宿舍在二舍418。

    进入校报,还要感谢李茂玲师姐,是她带给我校报招聘记者的信息。那时候,我们班在他们班的隔壁,大家经常见面。2013年的春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一大摞高中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为诗歌)去校报应聘。那时,校报还在文综楼6楼,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门牌写着“校报编辑部”。敲门,说明理由,填表,将作品交给米晓燕老师(校报的常任编辑),回去等通知。不久,接到通知参加笔试,跟着100多位同学在一间教室里参加编辑工作的考试。考试过后,大约一周的时间,面试。

    面试当天,我见到了王敬峰老师。一位40岁出头,身材魁梧,颇有派头的男老师,一身西装,方脸梳着背头,严肃里带着和蔼。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人还不太招人烦,但也不是很太可爱。等我报上名字,王老师突然来了一句,“你就是那个写诗经的学生吧。”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后来我从米老师那里得知,王老师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因为我写的那些类似诗经的4字诗。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我成功地留在了校报,当起了实习学生记者。之后,我得知这位梳“背头”的男老师,是学校办公室的副主任兼职校报副主编,叫王敬峰。

    王老师工作细致严谨,在他这里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也没有是而非的结果。刚去校报那会,我们学习着采写校内新闻,学习着画版样,王老师总是给我们改着各式各样的差错,并不厌其烦的告知我们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同时,他还亲自带队领着我们去日报印刷厂参观学习,感受工作氛围,并且学习盯稿、盯版。那时,校报的稿件都是手写稿,修改完毕后,由学生记者们拿到绥化日报印刷厂,再由打字员打成电子稿后,拿回编辑部校对,从打印文稿,到后期定版出终样,来来回回需要跑6趟之多,程序十分繁琐。版式也是在报样版上,数格子,画版线,反反复复的改。

    转眼到了2003年的夏天,李茂玲师姐和几位校报的前辈们陆续的毕业离校,我们也渐渐成了骨干。这个时候,校报添置了一台电脑。我向王老师提议,稿子由我们自己录入电脑,修改后我们存到软盘里拿到印刷厂,这样可以大大的简化工作量。提议得到了王老师认可,从此我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再也不用因为打字而来回奔跑了。要知道那时候去日报印刷厂,基本上是步行过去,来将近2个小时。

    时间慢慢的推进,我在校报的工作中也慢慢成长。采、编、写、印、发,每月一期,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我都要全程参与。采、编、写、印,在这里不详述了,单是“发”就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那个时候,校报大约有8个人,师姐吕霞、同学陈海峰、邸兰英等都在之列。每期报纸印完接货后,我们各自就按照事先划分的发放范围和数量,开始数报纸。从校长室到各院系办公室,从保卫科到后勤部,从男生寝室到女生寝室,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报纸,只要有我们报纸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脚印。发放报纸最有意思的地方,还属于宿舍。我一般负责男生二舍的发放,每次发报纸时,也多是在晚上8点左右,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寝室里。因此,我也见到了男生宿舍里的各色百态。有的寝室里垃圾遍地,床单上菜汤饭渣都画成了世界地图;有的寝室,明亮干净,竟会香气扑鼻。有的寝室,男同学们正在胡搞,看到我进来,戛然而止,大呼“大哥,吓死人不偿命呗。”有的寝室,正在呼呼啦啦的搓着麻将,都不抬头看我一眼,当然我放下就走了。还有的寝室,在看到报纸后,很客气的说,“谢了哥们,给我们送来了厕所读物。”

    日子久了,业务熟练了,我也被选为记者组组长,也在国内很多知名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慢慢地在学校内也小有名气。王老师因为工作需要不再兼职校报的工作,米晓燕老师也调回中文系任职。虽然王老师离开了校报,但他还十分关心校报的工作,所以,每逢校报内有活动,我们都会见到王老师的身影。此外,他还经常约集我们几个人聊天,谈学习、谈人生,并努力解决我们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很多问题。没想到2015年的5月23日,老师竟在一次意外里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从此与我们诀别。(十分后悔,在2010年左右,王敬峰老师来济南时曾与我联系,我却没能去看他。那日晚上10点左右,老师就在济南泉城广场附近,他怕影响我休息耽误第二天的工作,硬是拒绝了我去看的请求。也只有老师才这样……)

    2004年,学校升为学院,《绥化师专报》改为《绥化学院报》。黑大毕业的常晓红老师进入院报担任常任编辑,高方老师兼职院报副主编。我们的采编队伍和业务也不断扩大,我们先后又组织了数次招聘并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这时期,我在佳木斯大学举办的200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采访中,持《绥化师专报》的采访证竟然可以顺利进入比赛场地,非但没有被清场,还受到了值班民警的礼遇。同是这段时期,我们还一起组团拜访了萧红故居,作为一次校外培训,王敬峰、高方、常晓红等老师也受邀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我的印象里很深刻,原来校园生活也可以这么丰富。同时,在《绥化学院报》主刊外,还创办了《校园生活》副刊,并和学院办公室姜超老师合作创办了文学刊物《右手报》以及文学论坛“右手网”。《校园生活》报首次开展了院报的广告业务,并为学生记者们实现经营性创收,也是院报的第一份副刊。遗憾的是,因为报纸没有办理下来广告经营许可证,在试发行了2期后被迫停刊。而《右手报》和“右手网”则是纯粹的文学阵地,在姜超老师的支持和力促下,网络了国内一群爱好文学的朋友,一起创作,自印刊物,连续发行了多期,受到了圈内的好评。

    专科结束,升入学校的本科,3年的就读时间再加2年,我一直在校报做着实习工作,也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直到2007年的夏天,本科毕业,我离开了学校,一晃将近10年了,期间一直不曾回过学校,甚为愧疚。说起在校报里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故事太多了,值得回忆的事情也太多了。这些事情,有的让人爆笑不知,也有的让人嗤之以鼻,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如果将来还有机会,再跟大家一起分享。谨以此文,先给爱我的和我爱的学校,还有老师以及同学们。

    作者简介:

    北寒,原名刘永明,绥化学院2002级学生,80后青年作家、高级摄影师、知名旅游体验师。《旅游世界》杂志社首席记者,微博名@北寒中国游。

    近年来,曾多次受到各涉旅行业的邀请,并先后应邀参加了韩国中部内陆圈的旅行体验、韩国庆尚北道春日行、台湾元宵节体验、全球十名厦门旅游体验师、北川旅游体验之旅、做一回重庆人、带着微博去西安、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体验、博客中国峨眉行、湖北随州行、百家网络媒体河南行等较有影响力的体验活动,并有大量的专题旅游体验报告和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媒体发表,曾接受新浪及《远方的家》专题访谈,个人博客访问量超过千万。

下一篇:走过的台阶